Q媽不讓小Q坐螃蟹車這件事情
直到現在小Q7個多月了!

小Q坐過一次
是阿公跟阿嬤有一次在我跟Q爸外出時
拿出來給小Q坐

那螃蟹車是他們不知道誰誰誰送的2手螃蟹車
本來小Q出生前拿回家時
Q爸說要丟掉
結果被他們留下來到現在還在他們的房間裡

我不讓小Q坐螃蟹車主要是因為
聽了同事王先生他的說法
加上王先生的老婆是護士
聽說醫院也都建議爸媽不要給小孩子坐螃蟹車
也有很多報導指出
螃蟹車的缺點多於優點

Q爸也曾經問過醫師
醫生也是覺得不要比較好
就算要~也要晚點在讓小孩子坐

兩老對此抱怨連連
但是我對此有我的堅持
加上Q爸在這點也支持"不坐"比較好
所以兩老也終於妥協.....

以下是小Q媽做的功課
給各位參考摟:


許多三代同堂,或是父母雙薪家庭,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,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,一來為自己親人、二來又比較放心,不過卻時有所聞,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,任其四處横走,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,然而,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,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、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,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。

先來看看,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?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,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,但是,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,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、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,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。她並指出,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,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。

不過,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,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,不過,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,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,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,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,則容易導致O型腿。

所以,張旭鎧提出若以「七坐八爬」作為成長判斷標準,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,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,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,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。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,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,有反抗力出現時,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,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。

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!他說,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,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,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,其他時間,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,或坐著自己動手玩,訓練其爬高爬低等,至於,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,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,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。

愈來愈多人知道,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。張旭鎧說,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,他舉例而言,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,手撐地的觸覺刺激,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,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、不致容易喊手痠。

此外,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,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,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;匍匐前進的動作,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,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,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、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。

不過,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,爬行時間不長,醫師則建議,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,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,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,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。



另外:

四葉草的說法


其實在很多討論區
例如非常婚禮或是babyhome的討論區
只要搜尋"螃蟹車"就會有很多的討論文
許多媽媽都對螃蟹車充滿疑惑
其實我覺得要給小朋友坐可以
7-8個月以後再說
或是等小朋友會爬之後再說
還有~
1.一定要有人看著
2.不可以長久坐
3.不可以讓他坐習慣


我呢~我是打算讓小Q會爬之後
如果可以等到10個月之後再讓他坐
最好呢~是不要坐比較好

但是這又是一件必須抗戰的事情了吧!orz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Q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